期刊信息
主办: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
主管:中国社会科学院
ISSN:0257-5914
CN:11-1009/I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影响因子:0.283217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期刊(1992版);北大核心期刊(1996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0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199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199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0-2002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4-2005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6-2007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8-200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0-2011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2-201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4-2016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7-201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9-2020);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;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;社科基金资助期刊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中国文学
期刊热词:
专题研究
20世纪初谁把神话引入文学和历史研究(2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他一生写了这样一篇论辩性的散文,作为派和鞭挞旧制度、旧思想的武器,以独创的艺术形式,广泛总结了社会和文化思想斗争的经验和规律。 讨论性散
他一生写了这样一篇论辩性的散文,作为派和鞭挞旧制度、旧思想的武器,以独创的艺术形式,广泛总结了社会和文化思想斗争的经验和规律。
讨论性散文是鲁迅文学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。 鲁迅参加奠基和创办的这种论辩性散文,后来统称为“杂文”。 这种文体在现代散文史和现代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
抒情散文在“五四”时期常被称为“美文”,它的出现和成长,对维护和繁荣新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。 “旧文学的,是旧文学自以为是的特长者,也不是不能说白话”(鲁迅《每周评论》 )。 它的出现虽然比杂文晚了一点,但后来有了很大的发展。
冰心是最早写抒情散文的作者,她的suming hao123、suming hao123和suming hao123奠定了她在散文创作中的地位。 她经常赞美的主题是母爱、童心、美丽的自然风景,这本身就是对冷酷僵化的封建伦理观念的冲击。 她的文章也宛若隽永、清新明媚,对读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
比起冰心,叶绍钧的散文创作更能跟上时代的发展。 他的散文集《新生活》 (与俞平伯合著)和《新青年》中的斟酌社会人生的文字,严谨而确切,朴素而隽永。 他的《五卅》以后的一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。
周作人是“五四”时期提倡抒情散文最有力量的作者,他的《三月天》一文对这类散文的创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《双年号》123、《双年号》123、《双年号》123所收录的抒情小品,古朴有力、悠远,在淡泊中往往气势汹汹,影响不小。 但欣赏草木飞虫,沉溺于说理说玄之作,却流露出封建士大夫般的悠闲情趣。
在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,朱自清是一位重要的散文作家。
他像《随感录五十七者》一样文字风格多样,书写精美细腻,情景交融; 施明昊123和施明昊123运用对音乐和色彩的感知,进行巧妙的比喻和联想; 《随感录四十二》用白描的文字描绘了亲子离别的悲伤场面; 《随感录三十六》是详细描写“三一八”惨案的实况。
朱自清在思想和艺术上认真探索,写出了许多优秀的小品散文,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。
创造社主将郭沫若用激荡和奔放的情调,写下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坎坷,倾诉了社会的罪孽,倾诉了心中的悲愤。 通过《小品文的危机》、《笑》、《往事》等集大成,获得收入的就是这样的作品。
郁达夫的散文具有更大的影响力,suming hao123、suming hao123、suming hao123等篇章,丑恶的社会,渴望真挚的亲情,坦然分析内心的苦闷与愤慨,书写干净流畅而热情
他在30年代创作的《月夜123》、《月夜123》等作品,英俊圆润,神韵磅礴,并表现出憎恨黑暗现实的沉痛与愤慨。
“新月派”诗人徐志摩的散文在20年代也有过不少影响。 这些作品直截了当地体现了他作为自由主义者的思想情趣,在艺术上注重刻意追求、推敲字句,但在某些内容上却显得轻浮,在文字上也因追求辞藻的华丽而显得过于复杂。
“五四”以后,文章短小、叙事因素被更多地省略,同时也兴起了诗性抒情性多的散文,即散文诗。
许地山的《寄小读者》是这类创作的第一大凝聚,既表达情感、探索哲理、实行人生、谴责黑暗,又怀疑现世、害怕斗争,反映了当时一些追求进步和正义的知识分子,也有软弱和遁世的一面
在此之前,鲁迅的《月咏》123、郭沫若的《月咏》123、刘半农的《月咏》123、《月咏》123等文章都是散文诗创作的首次尝试。 论鲁迅的施明昊,也是散文诗创作中的名作。 王统照当年写的散文诗,也曾以激昂的感情感动过读者。 30年代从事散文诗创作的,还有雷尼和陆蠡。
“五四”前后的散文创作,大都洋溢着反封建的思想感情,体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。 文学研究会的作家大多表现出这种倾向,主张浪漫主义的创造社作家在这方面自然更加鲜明和突出。
随着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,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把解放个性的要求同对社会主义的向往联系起来。
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开始分化后,坚持反封建斗争的杂文创作仍然在前进。 1924年创刊的《剑鞘》 (参照语丝社)周刊刊登了“大致以短感想和批判为主”,1925年创刊的《脚步集》周刊也是为了进行“文明批判”
除鲁迅外,周作人和林语堂也是“双年号”123的重要作者,围绕“三一八”惨案,他们也写过有思想锋芒的杂文。 但与此同时,两人开始表现出妥协和自由主义的消极情绪。
文章来源:《文学遗产》 网址: http://www.wxyc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6/707.html